- 朱丽丽;谢雨欣;
“假靳东”视频号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中明星靳东的仿号,通过给靳东的照片或视频配音,伪装成靳东,精准营销中老年女性粉丝,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通过在线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聚焦部分中老年女性粉丝在追星实践中的情感困境及社会心理,研究发现:假靳东账号博主依托短视频沉浸式虚拟在场和个性化算法推荐,通过策略性的情感表达使中老年女性获得补偿性的情感呵护与认同,后者进一步幻想出与假靳东的虚假亲密关系,在粉丝实践中建构其主体性。在个体层面的家庭和职业生活中,追星是中老年女性休闲娱乐的渠道,她们通过靳东获得陪伴和疗愈,借此抵抗现实压力;在社会层面,研究现象折射出社交网络空间里中老年女性粉丝所遭遇的情感与经济的双重剥削,粉丝自我贬低的话语也反映了浪漫幻想背后的社会鸿沟。作为数字弱势群体,“假靳东”的中老年女性粉丝实践是在性别及情感困境中积极自救的一种情感实践,但仍然反映出中老年女性粉丝深层的社会孤独和“有限的主体性”。我们尝试通过此研究,补缺经典粉丝研究中青年亚文化的偏向,对既有粉丝文化研究的边界拓展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2024年09期 v.45;No.397 123-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12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晏青;周宝怡;
明星产业与粉丝文化成为大众娱乐生活版图的重要“疆土”,明星对粉丝情感体验与观念形成的影响日益显著。以明星为代表的资本方利用媒介内容构造爱情,让青少年共情爱情体验、明确关系范式、设立伴侣标准、获取自我保护经验,但也致使青少年无法坚定爱情信念甚至对爱情产生消极感受。青少年粉丝或是通过选择性接触明星婚恋内容迎合自我的偏好与认知,或是通过拟态分辨划清明星生产与现实生活的界限,利用主体性策略淡化或再塑明星婚恋对自我爱情观的建构,进而影响资本方后续的爱情生产。这种爱情观念的螺旋式生产与互构过程的发现,为理解青少年粉丝的爱情观念提供了来自积极的主体性与观念互动式生产的面向。
2024年09期 v.45;No.397 132-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66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栗孟杰;陈大文;
本研究基于网易云音乐平台,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以“幸福话语”为切入点,具象化呈现青年圈群话语的生成动力和呈现图景,并思考数字时代该如何对其进行因势利导。运用Nvivo12 plus对丰富庞杂的文本数据进行自下而上的逐步抽象、归纳和提炼,发现虚拟圈群中青年群体的幸福话语主要受“情绪”“信息”“社交”和“文化”四方面因素所驱动。在情绪表达方面表现出“抑”“愈”“怡”并存,在议题呈现方面以“小确幸”为主,在互动模式方面为“三环同心圆”联动,在价值观样态方面为多元化交锋。鉴于此,应立足社会文化生发新场域,把握群体共识凝聚新动力,聚焦个体自我表达新天地,建构高辐射力、深说服力、强感染力的圈群话语引导体系。
2024年09期 v.45;No.397 143-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