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
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思想,其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共享繁荣发展的经济体和嵌入式社会结构、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策略。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
张洪忠目前 ,对于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的关系 ,学者们基本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延伸 ;另一种认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是两种理论体系 ,否定二者合流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两种理论发展的回顾 ,认为 :二者在理论层面上是各自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在具体的方法层面上互为他山之石
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梅;垃圾分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垃圾分类既可以减少土地占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能够节约资源。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介绍了日本、美国、德国和比利时的垃圾分类的做法,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经验,对中国的垃圾分类提出了建议。
“国潮”与“真我”: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
邢海燕;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的社会变迁,以国货流行为主的"国潮"成为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和亚文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国潮"不仅在服装品牌和日常消费品中迅速兴起,更是在文化娱乐等领域全面爆发。其中,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对推动国潮的复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追逐及消费国潮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时尚和圈层文化。而"新国货运动"的兴起,旨在唤起消费者的认同,实现国货品牌与年轻消费者之间的真正沟通。本文通过网络民族志的研究,从消费社会中的"个体化"视角,分析了Z世代年轻人将消费偏好转向国潮的逻辑与内在动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青年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个体身份的自我呈现,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又如何推动了"新国潮"的发展。
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理论与小众传播
陈力丹;霍仟;长尾理论最先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同样存在着长尾理论。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理论效应,即大众传播和小众群体传播并存,小众群体传播地位日益上升;小众群体的传播效应可与大众传播相抗衡,甚至超过大众传播。本文探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长尾形成机制,即生产内容的工具导致信息生产的长尾、配销大众化导致信息传播平台的长尾、连接供给与需求的可能导致信息需求的长尾。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探索
张伦阳;王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从早期对“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到如今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在多个层次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立场,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实现民族的全面发展,同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以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基础,把握时代主题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历史面貌,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思想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有力的政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是坚实的制度根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给予了丰厚的物质保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同时把握历史主动的成果,使中华民族跳出了“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
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及其现实意义
王梦;厄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最著名也是最多产的美国作家之一。《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创作和发表的最后一部重要的作品。这部著作向人们展现了一位年迈但经验丰富的古巴渔民在墨西哥湾与巨大的马林鱼之间的英雄诗史般的斗争。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等多项文学殊荣,这部中短篇小说虽然语言简单,篇幅不长,但是用词精炼且饱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该部小说中几个重要的意象——大海、马林鱼、鲨鱼、狮子——的分析,探究《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并指出正因为如此丰富深刻的象征描写,《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无论是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还是对今天的人们来说都具有十分深广的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基于空间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刘儒;张艺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互补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等促进市场化程度的提升,通过消除市场分割实现产业的非中心化,通过降低金融支持门槛提升共同富裕。文章采用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验证了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的直接效应和正向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大于直接效应,但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中介效应都不太显著。进一步,文章基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中介效应不显著的原因,研究发现,当产业去中心化程度达到0.7986时,数字经济可以显著地提升共同富裕的程度。
短视频推荐算法的运行逻辑与伦理隐忧——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
温凤鸣;解学芳;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探寻短视频推荐算法的"黑箱"与运行逻辑,以及由此带来的算法伦理问题在智能时代尤为重要。短视频推荐算法是由短视频平台管理者主导的,与用户、商业资本、行业政策等行动者相互影响和动态建构而成的,并非纯然中立的客观物,而是具有价值观的行动者。短视频推荐算法中内嵌了用户偏好、社交关系、公共议题、场景、差异化和平台优先级六大价值观念要素,反映出流量至上和商业利益优先的算法价值观,以此为依据的短视频推荐算法实践带来了隐私泄露、信息窄化和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亟需短视频平台公开并优化算法、用户改变信息消费习惯和提升算法素养、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算法审查与监督,从而促进算法"向善"更好地造福人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郝亚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功能目标、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根本目标,表明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尊重与遵循,彰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功能定位,设定了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促进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从而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