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2, 02, v.43 160-169
短视频推荐算法的运行逻辑与伦理隐忧——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技术与制度协同驱动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20ZDA065)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探寻短视频推荐算法的"黑箱"与运行逻辑,以及由此带来的算法伦理问题在智能时代尤为重要。短视频推荐算法是由短视频平台管理者主导的,与用户、商业资本、行业政策等行动者相互影响和动态建构而成的,并非纯然中立的客观物,而是具有价值观的行动者。短视频推荐算法中内嵌了用户偏好、社交关系、公共议题、场景、差异化和平台优先级六大价值观念要素,反映出流量至上和商业利益优先的算法价值观,以此为依据的短视频推荐算法实践带来了隐私泄露、信息窄化和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亟需短视频平台公开并优化算法、用户改变信息消费习惯和提升算法素养、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加强算法审查与监督,从而促进算法"向善"更好地造福人类。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M].刘文旋,郑开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刘斌.算法新闻的公共性建构研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

[3]王增鹏.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解析[J].科学与社会,2012(4).

[4]贺建芹.拉图尔眼中的科学行动者[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5]匡文波.智能算法推荐技术的逻辑理路、伦理问题及规制方略[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

[6]彭训文.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算法?[J].中国报业,2021(3).

[7]李孟浩,赵学健,余云峰等.推荐算法研究进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21(5).

[8]方师师.算法机制背后的新闻价值观——围绕“Facebook偏见门”事件的研究[J].新闻记者,2016(9).

[9]王茜.论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的运作逻辑及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10][白俄]叶夫根尼.莫洛佐夫.技术至死:数字化生存的阴暗面[M].张行舟,吕佳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1]DeVito,Michael A.From Editors to Algorithms[J].Digital Jounalism,Vol.5,No.6,2017.

[12]王茜.打开算法分发的“黑箱”——基于今日头条新闻推送的量化研究[J].新闻记者,2017(9).

[13]张一鸣.机器替代编辑?[J].传媒评论,2014(3).

[14][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陈继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15]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16]《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发布[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110/c1001-30513562.html,2019-01-10.

[17]郭淼,王立昊.抑制与绑架:抖音用户的“算法焦虑”[J].新闻与写作,2021(4).

[18]王建磊.短视频消费体验的复杂感受及其影响因素[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3).

[19]李丹.算法歧视消费者:行为机制、损益界定与协同规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1(2).

[20][英]阿里尔·拉扎奇,[美]莫里斯.E.斯图克.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M].余潇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21]阎天.女性就业中的算法歧视:缘起、挑战与应对[J].妇女研究论丛,2021(5).

[22][美]弗吉尼亚.尤班克斯.自动不平等:高科技如何锁定、管制和惩罚穷人[M].李明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23]郭小平,秦艺轩.解构智能传播的数据神话:算法偏见的成因与风险治理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9).

[24]臧志彭,解学芳.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主流价值传播:重塑与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4).

[25]龙耘,吕山.AI时代媒介治理的伦理体系:内涵、特征及实践原则[J].现代出版,2021(4).

[26][美]伊莱.帕里泽.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M].方师师,杨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27]郭赫男,何倩.算法推荐视域下我国新闻价值观的解构与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

[28]彭兰.如何实现“与算法共存”——算法社会中的算法素养及其两大面向[J].探索与争鸣,2021(3).

[29][加]安德鲁.芬伯格.在理性与经验之间:论技术与现代性[M].高海青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

①参与式观察的时间为2021年5月11日-24日,为期两周,带着“短视频算法推荐逻辑是什么?”的问题进入抖音进行参与式观察,时间为每天晚上八点至八点十五分共15分钟,参与式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短视频内容类型、内容描述、条数和内容来源。每天结束观察后结合研究者的使用行为(包括关注、浏览、点赞、评论、发布)和账号情况(包括IP地址、性别、年龄、身份),根据推送内容与研究者使用行为、账号情况的最大匹配度,推测算法推荐每一类短视频内容的推荐逻辑。参与式观察的时长和程序符合网络民族志专家罗伯特.V.库兹奈特(Robert V.Kozinets)对网络民族志方法实践的要求。

②晚上8-10点是大部分用户的休息时间,也是抖音流量的晚高峰期,因此本文将这一时段视为抖音的黄金时段。

③研究者的抖音账号使用情况为:注册时长2年,只发布了四条孩子活动视频,点赞和收藏了“分身尬舞术”“AR恐龙”特效视频,关注好友8个,账号显示性别(女)和所在地(上海.杨浦)。

④权重大小为参与式观察中以不同价值要素为依据推荐的内容条数占样本总数的比例。

⑤研究者的“偏好”或兴趣指研究者主动或被动呈现的内容偏好,主要指基于研究者的浏览、点赞、发布、评论等动作特征或以研究者的性别(女)、身份(母亲)、手机号归属地(江西.吉安)为依据而推荐的短视频内容,包括亲子育儿、儿童教培广告、生活知识、美食、心灵鸡汤、美妆穿搭、电商直播等内容。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TP391.3;G206

引用信息:

[1]温凤鸣,解学芳.短视频推荐算法的运行逻辑与伦理隐忧——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02):160-169.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时代技术与制度协同驱动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20ZDA065)阶段性成果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