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24 10 v.45 40-48
嵌入视角下传统村落文旅融合的非经济行为剖析及产业利用反思——以黔东南黄岗侗寨“抬官人”节为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西南民族特色村寨内生能力构建与评价”(21BMZ074)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摘要(Abstract):

中国部分传统村落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即使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阶段,农民经济活动主要还是以维持生计为目的,了解这个群体在传统村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经济行为状态是实现“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基础。因此,文章以黔东南黄岗侗寨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观察、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研等方式,从多重嵌入视角来剖析“抬官人”节庆中文旅融合的低市场化现状和形成原因,并探寻社会性基础上黄岗侗寨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联结。结果表明:(1)结构性嵌入的结果使得传统村落在路径依赖下陷入锁定而不能有效实现产业发展,个体依然会因为面临市场化困境而导致返贫;(2)传统村落的现代化道路不是对市场化的简单理解,而应该是一条遵循市场化竞争逻辑的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现代化道路;(3)要用整体观来看传统村落发展,把高嵌入中的传统村落看作一个复杂巨系统进行整体开发,在“嵌入”中解读并理解村民经济行为,也在“嵌入”中找到乡村产业振兴和村民生计改善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KeyWords): 嵌入;传统村落;非经济行为;文旅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EB/OL].(2012-04-16)[2024-01-22].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204/t20120423_209619.html.
[2]李忠斌,骆熙.特色村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民族研究,2019(6).
[3]曹玮,胡燕,曹昌智.推进城镇化应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3(8).
[4]宋向党.基于系统理论的贫困县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与产业选择[J].管理现代化,2019(4).
[5]刘逸.战略耦合的研究脉络与问题[J].地理研究,2018(7).
[6]罗永常.合理增权、有效参与与利益协调——基于多理论场域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再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20(8).
[7]吕宛青,兰洪超.民族旅游地市场化授益模式及实现路径——基于丽江甲子村的纵向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23(9).
[8]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M].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9]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 [J].读书,2002(5).
[11]黄宗智.中国新时代小农经济的实际与理论 [J].开放时代,2018(3).
[12]王新越,朱文亮.山东省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9(1).
[13]Gao J,Wu B.Revitalizing traditional villages through rural tourism:A case study of Yuanjia Village,Shaanxi Province,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17(63).
[14]刘逸,黄凯旋,保继刚,等.嵌入性对古村落旅游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J].地理科学,2020(1).
[15]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6]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3).
[17]Granovetter M and Swedberg R.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 life[M].Boulder:Westview 1992.
[18]Zukin S ,Dimaggio P J .Structures of capit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J].1990.
[1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0]尹贻梅,刘志高,刘卫东.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地方经济发展隐喻[J].地理研究,2012(5).
[21]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1997(1).
[22]张环宙,李秋成,黄祖辉.资源系统、家族网依赖与农民创业旅游小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8(12).
[23]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4]李军,龚锐,罗永常.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文化何以影响民族经济——基于贵州南脑村的调研[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5).
[25]North D 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6]吴茂英,张镁琦,王龙杰.共生视角下乡村新内生式发展的路径与机制——以杭州临安区乡村运营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8).
[27]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
[28]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2).
[29]R.D.帕特南,等.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公民传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0]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于生存[M].程立显,刘建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31]陆益龙.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J].社会科学研究,2015(1).
[32]刘薇,颜玲,苏毅,谢利娟.基于农民经济行为的农村科技扶贫路径及模式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6).
[33]张建雷,席莹.关系嵌入与合约治理——理解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的一个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
[34]李秋成,张环宙.亲缘——产业二元网络对内生型乡村旅游小企业成长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9(12).
[35]郭占锋.走出参与式发展的“表象”——发展人类学视角下的国际发展项目[J].开放时代,2010(1).
[36]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7]许汉泽,李小云.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38]李佳.农民的行为特征与经济合作的逻辑起点[J].经济论坛,2012(1).
[39]黄平.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M].j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C912.82;F592.7

引用信息:

[1]范莉娜,陈杰,王媛媛.嵌入视角下传统村落文旅融合的非经济行为剖析及产业利用反思——以黔东南黄岗侗寨“抬官人”节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5(10):40-48.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旅游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西南民族特色村寨内生能力构建与评价”(21BMZ074)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