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推进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这一道路的特征首先是维护并巩固国家统一,主要在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政权建设中实现,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其次是实现人民解放,将传统社会中作为“属民”的少数民族群众,解放和塑造为具有平等权利、观念和地位的“人民”,为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新国家创造了更具现代色彩的前提条件;最后是实现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拟设出“社会主义大家庭”理念,同心向党中央为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大家庭建设贡献力量,由此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196 | 0 | 1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汤志钧,汤仁泽编.梁启超全集:第2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贾庆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J].求是,2010(24).
[3]王延中,周辉.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百年探索与基本经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
[4]严庆.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话语与方略——基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建设关系的视角[J].民族研究,2022(4).
[5]薛衔天,王晶.关于米高扬访问西柏坡问题——评《米高扬访华的秘密使命》[J].近代史研究,1996(3).
[6]周健.新中国解决陆地边界问题的国际法实践[J].边界与海洋研究,2021(3).
[7]胡赣栋.民族与阶级: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策略[J].开放时代,2014(4).
[8]狄鸿旭,杨宗丽.20世纪50年代民族院校干部培养工作——以中央民族学院办学为中心[J].党的文献,2021(5).
[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0]张淑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主题的战略高度把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J].广西民族研究,2021(6).
[11]黄光学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1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中国的民族事务[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府西藏白皮书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文献选编(一)[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5.
[15]黄铸.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J].中国民族,1983(12).
[16]陈云生等.民族区域自治法简说[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17]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国家民委政策法规司编.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18]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第1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9]赵金英,唐棣宣.抗美援朝运动中“美帝国主义”话语的建构与传播[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1(1).
[2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室编.新中国民族工作十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习近平.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N].人民日报,2024-09-28(01).
[23]任剑涛.从“民族国家”理解“中华民族”[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①“三不两利”政策指最初由内蒙古采取的“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政策,并在全国牧区得到推广。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3
引用信息:
[1]狄鸿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发展及其时代特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5(12):20-28.
基金信息:
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青年团队项目“新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经验研究”(2023QNYL1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