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4, v.46 25-33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自主性建构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自主性建构研究”(23AMZ002)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既是中华民族发展演化历史大势的规律性提炼,又是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的知识性生产;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架构的学理性解读,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科学性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体系架构,可以从“历史-现实”之维、“本体-意识”之维、“根脉-魂脉”之维展开学理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的关键,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相关理论生产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立场、以中国为方法。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构的纵深推进,要以标识性概念的原创性生产奠定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石,以历史经验和现实观照的双重视域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之基,深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文明底蕴和文化机理,最终通过学理性阐释与具象化传播的辩证统一,形成兼具理论穿透与传播效度的表达体系。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十册)[M].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青觉,曹高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彰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引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6]严庆.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7]于春洋.比较视野中的多民族国家族际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

[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01).

[9]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J].求是,2024(3).

[10]邹文广.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哲学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5(2).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元)脱脱撰.宋史·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3]礼记(上) [M].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管子译注[M].谢浩范,朱迎平,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16](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M].马志伟,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7](宋)张载.张子全书[M].林荣昌,编校.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

[18]左传[M].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1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1]礼记(下) [M].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

[22]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23]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

[24][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吴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郑永年.大变局中的机遇:全球新挑战与中国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27]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28]梁漱溟著,谢黎平编.中国人:理性早启的人生[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9]张岱年.张岱年自选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0]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1](清)姚鼐.姚鼐诗文集[M].周中明,校点,合肥:黄山书社,2021.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3

引用信息:

[1]朱碧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自主性建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46(04):25-33.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自主性建构研究”(23AMZ002)阶段性成果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