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法学

“双碳”愿景下反垄断绿色豁免规则研究

段宏磊;王恒;

为了实现“双碳”愿景与反垄断法实施的协调,有必要授予一些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行为豁免资格,使其免于反垄断执法的威慑,更好地服务于“双碳”目标。“双碳”愿景下反垄断绿色豁免的行为范畴包含:一是政府扶持的商业行为,即政府授权一定的国有企业承载和履行涉“双碳”职能;二是政府引导的商业行为,即在政府引导下经营者之间缔结涉“双碳”的企业合作协议;三是政府直接的干预行为,即政府直接制定或实施了涉“双碳”政策措施。三类行为应分别依照不同的逻辑对绿色豁免规则予以完善:对于涉“双碳”职能的国有企业,应确立政府营利性活动与公共职能间的“账目分离”制度,并健全涉“双碳”职能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在此基础上给予其有限豁免资格;对于涉“双碳”企业合作协议,政府应加强对协议内容和履行方式的引导,并增设针对绿色协议的集体豁免与主动豁免程序;对于涉“双碳”政策措施的豁免,则应明晰公平竞争审查例外制度的实体性标准、健全程序性控制。

2024 年 11 期 v.45 ;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双碳愿景下的反垄断绿色豁免规则研究”(22CICETS-YB018)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治

生活之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价值内蕴

杨楹;孟凡洋;

有别于西方以物为尺度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为尺度,遵循“人民至上”的原则,聚焦现实问题,“按照美的规律”,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谋大同为目的而构造新的生活。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以“生活之美”为其本质性的价值关切与价值旨归,蕴含着生活之美的历史深度和广阔的未来向度。中国式现代化超越物的尺度和资本逻辑,遵循以人为目的和尺度的根本原则,始终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目标,体现其深刻的价值之美;超越私有制下的抽象平等,彰显其共同富裕的正义之美;拒斥主客对立的二元思维逻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打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迷思,开掘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之美。以此作解,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之美的独特展开方式:以生活之美作为内在的必然诉求与价值真谛,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遵循着生活辩证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开创出“现代化”“生活”与“美”内在统一的价值逻辑。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生活即美”的现实存在样态。

2024 年 11 期 v.45 ; 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3ZDA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22&ZD009)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法学

平台规则信息的法律规制:从披露走向透明

蔡大顺;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平台已成为大众消费的主场地,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与纠纷解决皆与平台规则息息相关,而纷繁复杂的平台规则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诸多挑战。为此,学界与实务界倡导以“透明度”作为应对之策,然现行法中关于平台规则透明度的规定,仅满足了形式透明要求,实质上并未脱离传统的信息披露范畴,透明度应实质性重视消费者的可理解性与可推断性。对于平台规则透明度的实现,应着重从实质透明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应明确平台负有主动解释、说明平台规则的义务,内容上还应要求平台规则易于为消费者所理解,并赋予其拟定合乎效率的平台规则义务;另一方面,强调消费者的阅读义务,借此主动“检查”平台规则的合理性,反向激励平台规则透明度的提升。在平台规则违反透明度的法律效果上,消费者可主张不透明的平台规则为无效规则,否定其法律约束力;亦可主张成立不受期待的合同,请求对不透明的平台规则进行内容上的合理变更,或基于保护消费者的合理期待,对因不透明规则所衍生的损害予以信赖利益赔偿。

2024 年 11 期 v.4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法典合同通则在保险领域的法律适用研究(21CFX033)”的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乡村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分析——基于“势能—动能—效能”的三维框架

席伟健;李芷仪;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从根本上促进乡村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有别于西方形式化的程序民主范式,全过程人民民主从制度设计、实践过程和效用三个维度为提升基层治理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据此构建“势能—动能—效能”的三维框架分析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生态治理的内在机理。从人民美好生活期盼出发,借助国家权力自上而下的政策势能,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乡村生态治理,并为其提供充足的保障。在政策势能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和社会、市场力量参与乡村生态治理的潜能被激活,释放充足的动能。在政策势能和乡村生态治理主体动能激活的作用下,基层群众得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乡村治理,共享生态治理成果,实现其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024 年 11 期 v.45 ;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美国宪法精神及思想源流批判研究”(19FZZB004); 2023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史研究”(GXZY2307)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1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图书·信息

数字化的挑战与应对: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内涵、路径及策略——以俄罗斯高校图书馆为例

刘振宇;顾金玲;

图书馆是知识传播、交流和文化的中心,高校图书馆要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数字技术已渗透到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要实现数字化转型,这决定了俄罗斯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竞争中的国家战略和发展方向。聚焦于数字化背景下的俄罗斯高校图书馆的转型过程,旨在探讨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内涵、路径,揭示俄罗斯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数字化背景下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转型内涵包括技术应用的智能化、服务功能的延展化、资源建设的数字化、管理培训的标准化。数字化背景下俄罗斯高校图书馆转型通过优化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标准管理、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化水平来实现。在此过程中,俄罗斯高校图书馆正逐步从传统的信息存储场所转变为动态的知识交流中心,其职能亦得到显著扩展。俄罗斯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或能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启示与借鉴。

2024 年 11 期 v.4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教育绩效的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CGA180247)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1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法学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运行机理及制度完善

徐超;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仅需要私法规则的调整,亦受到规划公权力的干预。2019年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奠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基础,但其也面临空间规划偏离现实需求、农民集体土地权益难以彰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失范等困境。为此,应当以公法私法兼有的解释逻辑,由政府、集体、市场等多层面解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运行机理,正视集体土地的特殊性,解读“同权”政策目标的内涵,进而厘清各层面间互动、衔接的结构关系,完善相关制度。

2024 年 11 期 v.4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村庄规划法律制度研究”(24BFX034)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政治

从“具体的普遍性”看中国式现代化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

张浩楠;

马克思通过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明确肯定了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另辟出一条非西方资本主义式的现代化新道路,以此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型。而从“具体的普遍性”出发来审视中国式现代化对“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处于世界市场普遍联系的场域,在充分汲取西方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自身的特殊国情,成功开辟出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结底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卡夫丁峡谷”的跨越,拓宽了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彰显出历史发展的“具体的普遍性”。

2024 年 11 期 v.4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财产权批判与社会正义理念研究”(21AZX001)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1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图书·信息

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1993-2022年)——基于中英文期刊文献的分析

薛熙明;喇明清;

泸沽湖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典型代表。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梳理泸沽湖旅游研究三十年的126篇中英文核心期刊文献发现,泸沽湖旅游研究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国内对此研究经历了探索萌芽、快速增长和持续深化等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从对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摩梭文化保护问题的讨论,逐渐拓展到旅游社区参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社区治理、旅游真实性,以及乡村振兴、共享发展等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衔接的主题。英文文献则受到西方主流话语的影响,围绕旅游影响、身份建构和本土性研究等研究主题展开。当前研究主要依循“问题—机制—对策”的研究框架进行分析。未来泸沽湖旅游研究应重视理论本土化、推进跨学科交融、深化和创新研究主题、突出旅游促进人类文明互鉴和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及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2024 年 11 期 v.4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流动性视角下川藏线道路空间的人地交互作用过程与机制”(42171241); 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博士生培养创新团队项目“宗教中国化实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与路径探索”(23ZLZX0503)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基础、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纪志耿;伍艳;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以先进生产力赋能、取代传统生产力的过程。在民族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警惕因狭隘理解科技进步而对传统产业产生“挤出”或“破坏”效应。经济学家将这种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影响归结为“创造性破坏”效应,该理论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学阐释的理论根基。具体到民族地区,通过引入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民族地区的发展动能得到激发、区域优势得到发挥、人才支撑得到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得以构建,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创造性效应”逐步显现。囿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人文风貌,还要规避产业高水平重复建设风险、科技建设的内卷化竞争、“机器换人”的就业矛盾和新旧动能接续发展的难题,主动应对科技创新中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在发展“资源节约型”新质生产力、“环境友好型”新质生产力、“就业优先型”新质生产力和“数字普惠型”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径中,实现民族地区优势产业与新型业态的科技、质量和效能整体跃升,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转化中赢得发展主动权。

2024 年 11 期 v.45 ; 202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农兴川重要指示精神的发展脉络与思想特质研究”(SCJJ23ND21)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3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教育学

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概念根基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李思佳;

作为高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学生工作长期以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关注。但在高等教育实践中,高校学生工作与其它相关工作之间的边界却比较模糊。本研究通过概念分析法,运用文氏图、概念地图等形式,对高校学生工作与临近概念的外延边界进行勘定,分析其内在基本特征,从而夯实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概念根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种概念,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辅导员工作的属概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为交叉概念。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在目标导向、工作属性、时间维度、组织管理上分别呈现出政治性与人本性融合、日常性与专业性并重、长期性与时代性兼具、分工性与合作性统一的基本特征。基于此,可从完善育人模式、构建评价体系、推进守正创新、优化协同机制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 年 11 期 v.45 ; 南京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下载次数: 1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